本子不见了
周二下午第二节课前,孩子跟往常一样准备上课,组长在发练习本,因为我已经在教室里,教室里虽有嘈杂,但并不吵闹,跟以往每天一样平静。突然一个孩子走上前来,着急地说:“老师,我没发到作业本。”我让他别着急,再再仔细找找,周围的同学也帮助找找,学生们一通忙活,直到上课还是没找到。其他同学七嘴八舌地提醒这个孩子,是不是昨天带回家了没带来,这位同学非常肯定,自己没带回家,而且肯定交了,一本练习本就这么不翼而飞了。
又有本子不见了
第二天,有同学来告诉我,又有两位同学的本子不见了。听到这个事情,我知道,昨天的本子不见了,不是哪位同学放错了位置,肯定是谁在搞恶作剧。我问了一下孩子,发现本子不见了的前一节课都是体育课。孩子还告诉我,体育课的时候小W都去上厕所离开了队伍。我制止了他的猜测,但还是去查看了监控,发现别的孩子排队走出教室以后,确实有一个小小的身影又回到了教室,过了一会儿空着手去了操场。
看到这个身影,第一次见他的情形一下子映入脑海,他是这学期刚转进来的学生,个子小小的,比同龄人矮,穿着一件不太合身的衣服。对于新转进的孩子,我一般都会进行家访,了解孩子的情况。据了解,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异了,妈妈来了常州打工,他从小跟着外婆在湖南生活,后来外婆年纪大了,上小学以后,妈妈就把他寄养在泰兴一个补习班老师家里,每个月给他生活费。现在妈妈的生活终于稳定下来了,就把他接到身边。这么多年没怎么生活在一起,孩子跟家长之间并不十分亲密,妈妈连孩子穿多少码的衣服都不知道,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一个缺爱的孩子。这种成长环境导致他不太善于和人交往,再加上是转学生,比较难融入班级,在教室里人际关系不是太好。看了这个监控,我决定先去了解一下其他同学对与新同学的看法。小A觉得他有点爱吹牛,说话不真诚;小Y觉得他爱偷懒,不负责任,值日的时候经常不倒垃圾就走了;小R觉得他丢三落四,经常要问别人借东西,有的时候借了不还。他们都不是特别喜欢这个新同学。听了其他同学的看法,我发现这是一个缺少朋友,特别孤独的孩子。渴望被看到,又因为从小缺乏管教和引导有许多缺点,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。
寻宝游戏
在同学们去上音乐课的时候,我去教室里又藏起了几本本子,夕会的课时候,我开玩笑地说:“有一只顽皮的小老鼠喜欢上了我们班,它想跟我们班的同学玩个寻宝游戏,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玩玩这个游戏,看看谁是今天的寻宝王!”于是,一场寻宝游戏开始了!我藏起来的东西一会儿就被找到了,我偷偷的在旁边观察小W,发现他从讲台底下找出了另外3位同学的本子,不一会儿,班级里的练习本就找齐了!看到突然冒出来的本子,同学们的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,我适时宣布他是今天的寻宝王,不明就里的学生都为他鼓掌,第一次这样被肯定,我发现他露出了既高兴又羞愧的表情。
一封来信
我们教室里有个信箱,有什么话不能当面和同学或老师沟通,同学们就可以往信箱里投信,这个信箱达成了同学之间,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交流。周五就是我开信箱的时候了,孩子们都很期待。这时大家发现,平时不太有人理会的小W也收到了一封信,他的脸上也出现了惊喜的表情。我看到他小心翼翼地把信封打开,展开信,一副想看又怕别人偷看的表情。看完信,他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。
没错,这封信是我写的。我发现他搞这些恶作剧,并没有恶意,就是想引起大家的关注。于是,我在信里告诉他老师已经知道了这个小秘密,但是不会告诉别人,想要引起别人的注意,这种方法是不对的,因为偷偷藏不住呀,一个谎言要用很多谎言去圆回来,总会被别人发现马脚。想要跟别人交朋友要用对方法,要真诚地跟人交往,做一个认真负责,让人觉得温暖的人,自然就有同学喜欢他了。老师希望他有什么生活的烦恼也可以告诉老师或者给老师写信,也可以写信向其他同学求助。信里我用平和的语言,让他感受到我对他的关心。
一次班会
周一的时候我们班开展了阳光心灵,快乐成长的主题班会,在班会课上,同学们围绕三个问题展开讨论:喜欢和怎样的人交往;怎样与人交往;讨论怎样的交往才是恰到好处令人舒适的交往。我发现小W 听的非常认真。通过这番畅所欲言和经验分享,每个同学都有所收获。
君子协定
趁着班队课的热度,我提出了君子协定: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和善真诚的人。成为一名心有大爱的人。成为一名处事和缓周全的人。成为一名敢于担当的人。每个人都在君子协定上签字。最后这份君子协定变成了我们班的培养目标,而同学们也在班队课上对君子协定进行展开讨论,最后变成了我们的评价体制。
协同育人
人生始于家庭,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奠基石。家庭教育对于正确的人生观、世界观、价值观的树立,健全人格的塑造,良好品行的养成都具有深远的影响。我再次去小W家进行了家访,小W的妈妈文化层次较低,我从提升家长的认知入手,跟她分析了孩子行为出现偏差的原因,让她意识到营造良好家风、科学育儿的重要性。也建议家长对孩子以上作则、言传身教,让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氛围的熏陶下潜意识里注入遵纪守法、努力奋进等良好品质。此外,我还鼓励学生参与“法润青春 阅伴成长”等法制活动,聆听检察长的献身说法。同时,紧追一些社会新闻,在班队课上进行讨论,并鼓励学生对这些活动进行参与讨论,学生从一个个案例中明白事理,明确成长的方向。
成长蜕变
一个月后,我收到了小W的回信,他说自己以前就像是一条没人喜欢的虫子,爹不亲娘不爱,也没有同伴。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,他看到了妈妈对他的爱,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,还找到了交友的方法,已经能交到朋友了!孩子们在评价小W的时候也不再全是负面的评价啦!一个孤独、缺爱,不善与人交往,行为有偏差的孩子,正在慢慢地蜕变。
(顾燕红)
您现在的位置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