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耕课堂研算理,聚力赋能促提升
——孝都小学数学组第十周教研活动
为优化教学策略,提升数学课堂教学实效,2025年11月6日下午,常州市新北区孝都小学全体数学教师齐聚一堂,观看2025年江苏省小学教学优质课《分数乘分数》,多位教师围绕教学核心问题各抒己见,碰撞出智慧火花。
一、三层递进,突破分数乘分数教学核心
殷芊老师的《分数乘分数》课堂层次清晰,紧扣“想意义、教算法、明算理”三大核心环节,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。在“想意义”环节,通过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新内涵,衔接已学知识;“教算法”环节注重步骤拆解,帮助学生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;“明算理”环节则借助动态图形演示,将抽象的算理直观呈现,让学生清晰感知分数单位相乘产生新分数单位的过程,化解理解难点。
二、聚焦核心,明确教学重点与难点
研讨伊始,老师们共同梳理了分数乘法单元的教学脉络,明确了不同课时的核心目标。其中,第二课时需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,第三课时则聚焦算法与算理的教学,而算理理解是贯穿始终的关键难点。大家一致认为,分数乘分数的教学内容较为抽象,学生易在“为什么分子乘分子、分母乘分母”的逻辑上产生困惑,教学中需通过图形操作、动态演示等方式实现直观与抽象的结合,降低学生理解难度。
三、共研策略,探索高效教学新思路
针对教学难点,老师们展开了深入讨论,形成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教学思路。一是通过图形操作、动态演示让学生直观感知“分数单位相乘产生新分数单位”的过程,实现直观与抽象的有机结合。探索算理时可适当开放课堂,鼓励学生自主探究,但最终需引导学生回归图形,用直观方式讲清问题。二是注重知识联结,主动沟通整数、小数与分数乘法的内在联系,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乘法知识体系。五年级数学教师结合自身教学,表示在小数乘法教学中,对计算方法的一致性衔接不足:教学0.3×5时,未将5明确为“5个一”,导致后续0.3×0.5教学中,学生难以理解“计数单位个数相乘、计数单位本身相乘”的算理。要重点加强算理沟通,强化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一致性教学。三是坚持图式一致,在讲解算理时做到透彻易懂,通过反复梳理强化,让学生真正理解算理本质。
此次专题研讨活动,让孝都小学的数学教师们对《分数乘分数》的教学有了更清晰、更深入的认识。未来,学校数学组将继续以课堂教学为核心,常态化开展教学研讨活动,不断优化教学策略,助力学生数学素养稳步提升。
撰稿:丁露
拍摄:钱芬
审核:童晓霞


您现在的位置: